特朗普在接受美国财经媒体《CNBC》电话专访时,故技重施提到访华,这次他加了一个前提:“除非中国先在贸易谈判中认输,否则我不会花19小时飞去中国。”
一个曾在刚上任时信誓旦旦要“在100天内访华”的特朗普,现在却用“没意义”“不值得”来形容这次行程。
从对华示好到对华强硬,再到谈判中不断设限,特朗普的态度变化频繁,其背后的逻辑,却始终是一以贯之:只要对美国有利,他就愿意谈;反之,就以拒绝为姿态拉高筹码。
特朗普对华态度的转变并不意外
当地时间8月5日,特朗普在《CNBC》的专访中再次强调,除非中国在贸易谈判中让步,否则他不会访华。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在访华问题上反复横跳。
早在25年上任之初,他就在多个场合释放出访华意愿,甚至在就职演讲中提到,要在上任100天内访问中国。他当时给出的理由是:中国是美国的重要贸易伙伴,双方需要建立新的合作模式。
但事情的发展并非如他所愿。到了7月底,他突然在社交媒体上发文,否认美方有意举行中美高层会晤,并表示自己并不在意中方关于“93阅兵”的邀请,称该邀请早已过期,除非中方再度正式邀请,否则他没兴趣。
而就在外界普遍猜测他是否彻底放弃对华接触时,8月5日的专访又把“访华”话题重新端上了桌面,只是这次他设定了一个更明确的门槛:中方必须先在贸易协议上退让。
回顾特朗普过去的谈判风格,无论是对墨西哥、加拿大、欧盟,还是对中国,都是先制造紧张气氛,再抛出谈判可能,最后提出高要求。如果对方不接受,就继续升级施压,直到对方让步为止。
在他看来,“施压、等待”是达成交易的手段,而访华这种高曝光度的外交行为,自然就成了最后的筹码。
但问题在于,中美之间的博弈不是谁能喊得大声就能赢。中国早已表明立场,贸易合作可以谈,但不接受要挟。特朗普把访华当作交换条件,只是再次暴露出他将外交事务工具化的思维。
这种设局式的姿态,很容易在国际社会引发质疑,如果连是否访问一个国家都要设定条件,那他对于国际合作的诚意从何谈起?
特朗普的这番表态并不突然。事实上,从他再次入主白宫开始,这种反复无常的做派就一直没有停过。他在竞选期间就频繁提到中国,既批评中国操纵贸易,又承认中国是一个绕不开的经济体。
在他的言论里,中国既是对手,也是潜在的谈判对象。
上台后不久,他曾两次在公开讲话中称,“中国是美国最重要的贸易合作伙伴之一”,并暗示自己将把访华列入近期行程。但转眼之间,他的态度就发生了180度转变。
他深知中美贸易关系对美国经济的重要性,尤其是在美国国内高通胀、制造业回流受阻的背景下,美企对中国市场和供应链的依赖并未减弱。与此同时,他也清楚,中美之间任何一次高层互动都可能成为舆论焦点和政治资本。
因此,访华之所以成为最后保险,是因为他想等到“有把握赢”的时候再出手。
换句话说,特朗普并不是不想访华,而是想在一个对自己最有利的时机、以一个“胜利者”的身份访华。他要的是一种可以在镜头前展示成果、在国内塑造强硬形象的场景,而不是一次可能被解读为妥协的外交行为。
“访华”不仅是对华施压
对特朗普而言,不确定性不是问题,而是一种策略。他愿意不惜代价制造混乱,只要最终能让对手让步并获取谈判成果。
特朗普在访华问题上的来回跳动,不只是为了对华谈判。他更大的考量,其实是美国国内政治,尤其是如何在选民、企业界和盟友之间维持一个微妙的平衡。
虽然特朗普高举关税大棒,但美国企业对中国市场的依赖却依然严重,尤其是高科技产业和军工制造业。由于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出口国,而稀土又是众多关键技术产品的核心原材料,美国在这一领域长期依赖中国供应。
据美国地质调查局数据,美国国内稀土产量虽有增长,但仍不足以满足军用和高端制造的需求。
他一方面要向国内选民展示强硬打中国的姿态,另一方面又不得不考虑如何在中美关系中留出缓冲空间,以免美企对其政策的反弹过大。
特朗普也在利用“访华”话题向盟友传递信号。中美关系的稳定与否,直接影响到全球经济格局。特朗普曾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,中美脱钩将对全球市场造成严重冲击。
而他现在频繁提及访华又拒绝成行的态度,其实是在向外界传达一个模糊的信息,中美关系仍有可能对话,但前提是美国占据主导地位。
特朗普想让中国在贸易谈判中认输,再以此为前提访华,这种逻辑在现实中并不成立。中美之间的经济纠缠,早已不是谁能单方面主导的局面。
美国则是消费终端,两者是典型的互补型经济关系。特朗普希望通过施压让中国让出更多利益,但忽略了一个现实:中方早已通过多边贸易合作和供应链多元化,降低了对单一市场的依赖。
中国在对美贸易中的立场始终是清晰的,合作可以,但不接受无理要求,不会在原则问题上让步。
中方多次在WTO会议上重申,中美贸易应以平等和互利为基础。同时在与欧盟、东盟等地区加深经贸联系,提升自身在全球市场的议价能力。
贸易谈判需要的是耐心、平衡与对等,而不是设条件、摆姿态、制造对抗。特朗普或许在国内选战中能借此赢得一时声势,但如果他继续将“访华”当成施压工具,那他最终可能连这19个小时的航班都飞不成。
参考资料:
特朗普回应“访华计划”
2025-07-23 13:41·环球时报